鄢氏
姓氏:鄢
拼音:yān
浏览量:366
更新时间:2025-08-20
鄢姓分布地区
范阳郡(三国魏改涿郡为范阳郡,在今河北省涿县及北京市昌平县、房山县一带)、太原郡(秦置,汉为太原国,后又改为太原郡,治所晋阳,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
鄢姓历史来源
鄢(Yān)姓源出
1.源于妘姓,出自远古颛顼帝的玄孙陆终第四子求言,属于以国名为氏。2.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鄢县尹,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3.源于伊祁氏,出自远古尧帝后裔喦,属于帝王赐姓为氏。4.源于高阳氏,出自远古颛顼帝后裔祝融之后,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5.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鄢县尹,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6.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之子召公奭之后裔,出自远古颛顼帝后裔祝融之后,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7.源于满族,出自金国时期女真完颜部,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为氏。8.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得姓始祖
求言。相传帝颛顼的元孙陆终的第四个儿子名求言,封在郐国,今河南省新郑县西北的一地,当地居名时称会人。会人中有后代在西周时被封在鄢(今河南省鄢陵县北),建立鄢国。春秋时鄢国被郑国灭掉,鄢君的子孙仍以国名为姓氏,称为鄢氏。
迁徙分布
鄢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人口总数在中国大陆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台湾省亦名列第三百四十位。鄢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鄢氏家族,是来自西周初的鄢国,他们的得姓源流大约有2000多年的历史。鄢姓望居范阳郡(三国魏改涿郡为范阳郡,在今河北省涿县及北京市昌平县、房山县一带)、太原郡(秦置,汉为太原国,后又改为太原郡,治所晋阳,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鄢姓还有一支流源,现宁夏泾源县惠台乡,大约有佰来户人家,据悉在1871~1875年间从今陕西省彬县某地因战乱来此,此地代表人物鄢正国(约1980年左右任宁夏泾源县县长)。在辽宁省新民市、内蒙古牙克石市、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山东省青岛市、新疆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库尔勒地区、乌鲁木齐市、伊犁地区等地也有常住鄢姓居民。此外,在湖北、湖南、四川、云南、广东广西等南方地区均有广泛分布。今湖北省的恩施市、仙桃市、监利县、鄂州市、天门市、钟祥市、红安县、老河口市、房县,河南省的驻马店市正阳县、南阳市镇平县、信阳市、扶沟县,湖南省的常德市鼎城区、临澧县、新化县、衡阳市,河北省的南皮县、沧州市,山东省的邹平县、泰安市、潍坊市、威海市、乳山市,江西省的万安县、赣州市、吉安市、吉水县、丰城县、宁都市、广丰县、上饶县、兴国县、临川县、高安市、渝水县,福建省的三明市建宁县、福州市永泰县,安徽省的合肥市、怀远市、东至县,辽宁省的沈阳市新民县,四川省的巴中市、井研县、乐山市、泸州市、合江县、简阳市、营山县,重庆市的九龙坡区、梁平县、大足县,浙江省的建德市、湖州市、武义市,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泾源县,台湾省的高雄市、台中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来宾县,陕西省的汉中市,贵州省的遵义市、瓮安县,云南省的昭通市、镇雄市,黑龙江省的双鸭山市,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日本等地,均有鄢氏族人分布。
堂号
太原堂:以望立堂。范阳堂:以望立堂。
悠远堂:资料有待补充。
聚庆堂:资料有待补充。
永庆堂:资料有待补充。
振德堂:资料有待补充。
言远堂:资料有待补充。
崇本堂:资料有待补充。
千秋堂:资料有待补充。
兴顺堂:资料有待补充。
-
中医传承国学经典
一、神奇的中医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治疗理念。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将人体视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强调“阴阳平衡”和“气血调和”。中医的治疗方法
国学 109 -
修身持家国学经典
【引】家,是每个人生活的起点,修身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如何将国学经典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呢?【中】身份象征:家门口的春联上挂上一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瞬间提升气质。这句话
国学 243 -
经典国学的影响
**古代智慧传承,国学魅力永恒**中国国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凝聚着古代智慧的结晶。它不仅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对现代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让我们一起探索一下,经典
国学 238 -
国学经典篇目自选
精彩纷呈的国学经典中,有哪些篇目是我们不容忽视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论语》:我们不妨从《论语》开始。它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由孔子的学生及其后人所辑录而成。《论
国学 80 -
列子译注国学经典
一、列子的身份很多人都知道列子,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化名人,被誉为“道家学派开山鼻祖”。他的作品《列子》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部重要经典,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思想。列
国学 161 -
经典国学配乐曾国藩
一、曾国藩与国学的结缘曾国藩,字子玉,号芙蓉先生,是清代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入的研究,并将国学思想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他的一生中,以《曾文
国学 247 -
国学经典圣贤辞
一、为什么要学习国学经典?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千百年来伟大智慧的结晶。学习国学经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品味。国
国学 198 -
大槐树国学经典
一、大槐树的底蕴大槐树作为一种特殊的植物,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的古代文献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大槐树的身影。它不仅是我国古代御园中的常客,还是许多学府和
国学 240 -
国子监的国学经典
一、国子监:历史与地位国子监,作为中国古代最高学府之一,承载着丰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始建于唐代,原本是皇家教育机构,负责选拔和培养官员。国子监已成为我国国学研究的重要
国学 127 -
\"国学经典大班元日\"行业文章
一、国学经典大班元日的背景与概述国学经典大班元日是一项传承中华文化的活动,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国学经典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学术修养。该活动通常由学校、教育
国学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