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氏

姓氏:邹

拼音:zōu

浏览量:345

更新时间:2025-08-19

邹姓分布地区

主要有范阳郡。1范阳郡。三国魏黄初七年置郡,其治所在蓟县,相当于今北京市昌平、房山及河北省涿县一带。

邹姓历史来源

「邹」源出

一;以国名为氏。据《说文解字》所载,春秋初期有邾娄国,为鲁国的附庸小国,在山东邹县,战国时鲁穆公将「邾娄」改名为「邹」。后被楚国所灭。其后人以「邹」为氏。二;出自子姓。据《元和姓纂》所载,为春秋时宋愍公之后,正考父食采邑于邹邑,其后亦有「邹」氏。邹氏的来源主要有以下一些:1出自姒姓。这种说法称邹氏为越王勾践之后。2出自子姓。称邹氏为商纣王微子启的后代。公元前11世纪周平公把商的周围地区封给殷纣王庶兄微子启,建立宋国,建都于商丘,其后三朝采食于邹邑,其第五世孙叔梁仡以邑名“邹”为姓。所以称之为山东邹氏。3出自曹姓,以国家的名称作为自己的姓氏。上古时有邾娄国为狭所建,战国时鲁穆功改邾娄国为邹国。后来邹国被楚国所灭后有邹氏,亦为山东邹氏。4为蚩尤之后。据《拾遗》所载,黄帝在打败蚩尤以后迁其民至邹屠,根据地名命名为邹屠氏。

迁徙分布

据邹氏族谱及有关资料记载,邹氏早期主要在其发源地即今山东境内发展繁衍,至秦汉时期,他们中的有一支迁至范阳,发展成为望族。西汉以后,范阳邹氏逐渐南迁至河南邹坊,成为较强的一支。汉代有邹廷任襄阳令,在当地安家,其后裔有一支迁到雍州。西晋有新野人邹湛以才学知名,在朝廷做了国子祭酒、少府,其子孙有一支迁到衡州。东晋十六国时,由于战乱,中原士族大举南迁,邹氏的一部分随之渡江,定居于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的一些地方。唐初,陈政、陈元父子奉命入闽开辟漳州,携一部分邹氏随从同往,后在福建安家。又,唐德宗贞元末年,邹垣因避战乱,自今安徽迁入福建,其子孙繁衍分居于邵武等县。北宋有邹异,长乐人,元佑中举经明行修,这说明北宋时已有邹邹氏居于广东。南宋时期,有泰宁人邹应龙任初权参加政事,他的子孙散居闽、粤,还有迁到广西乐平的。现在台湾的邹姓人及侨居新加坡等国的邹氏华侨,主要是从广东、福建迁去的。

堂号

1“碣石堂”:战国时期的邹衍,深通阴阳、盛衰、兴亡之道。燕昭王招贤,专门建造了碣石宫来招待邹衍。2“讽谏堂”:战国时期的邹忌,看到齐威王不喜欢听别人向他提意见,于是以巧妙的方式规劝他。齐威王接受了他大意见,下令:凡是对他提出意见的人可以得到不同的奖赏。一开始大家都争着给他提意见,两个月以后,提意见的人很少了,三个月以后,提意见的人几乎没有了,大家把能提的意见都提完了。齐威王收集了这些意见,改正了自己的错误,把国家质理得很好。着就是邹忌讽谏的结果。所以邹氏又称“讽谏堂”。3“范阳堂”:秦汉时期,邹氏人有一支从今山东境内迁至范阳,后发展成为望族,所以邹氏人以“范阳”为堂号。

家乘谱牒

1江苏:镇江润州邹氏宗谱四卷、镇江润州邹氏宗谱六卷、丹阳云阳邹氏重修宗谱十卷、丹阳云阳邹氏宗谱十六卷、武进邹氏家乘四十八卷、武进邹氏家乘三十二卷、无锡邹氏宗谱三十六卷、常熟小山邹氏支谱一卷、范阳邹氏家谱2浙江:绍兴邹氏家谱四卷、常山邹氏家谱十二卷首一卷、常山邹氏家谱不分卷3安徽:桐城邹氏宗谱三十卷、怀宁怀化邹氏宗谱七卷4福建:闽南邹氏族谱闽西邹氏族谱5江西:南昌省会邹氏祠主录不分卷、修水邹氏族谱卷、铜鼓邹氏宗谱一卷、宜黄邹氏宗谱卷、6湖北:黄冈邹氏宗谱卷、麻城邹氏宗谱八卷、邵阳邹氏宗谱五卷、新化邹氏重修谱不分卷7广东:中山沙湖邹氏宗谱不分卷、龙川县邹氏族谱八卷丶兴宁.梅县.五华.紫金.揭西.南海等县市均有新修邹氏族谱丶大埔邹氏族谱初基8四川:长寿邹氏家谱四卷、和江邹氏范阳正宗谱一卷、内江邹氏族谱一卷、建昌邹氏家谱不分卷、邹氏族谱二卷、邹氏族谱卷、邹氏宗谱十六卷、邹氏宗谱、邹氏族谱、邹氏族谱九卷首一卷、邹氏宗谱一卷

邹姓家族名人

邹鲁氏其女为帝喾之妃。黄帝战败蚩尤,千其民于「邹鲁」之地。

邹衍(前305?~前240?)战国时齐人。长于思辩,倡九州岛说、五德终始说,为阴阳家的先驱。著书立说,名重诸侯,燕昭王曾师事之。因其言论迂大而闳辩,齐人称之为「谈天衍」。

邹容:四川巴县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烈士,1903年著有《革命家》,宣传革命,号召推翻清朝统,建立中华共和国。《苏报》刊文介绍,影响盛大。1905年死于监狱中。有《邹容文集》。

邹伯奇:清代科学家,字特夫,广东南海人。精通天文、历法、算术。把数学应用于实际,总结我国关于几何学方面的经验,写成比较完整的几何学著作《格术补》。用数学方法表述了反光镜、透镜等的成像规律以及关于眼镜、望远镜、显微镜等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另外还著有《赤道星图黄道星图》等。

邹亮:明代学者,共诗文,为景泰十才子之一。喜藏书,著有《鸣柯》等书。

邹元标:明江西吉水,万历进士。刚作官的时候因得罪张居正而被贬,于是潜心研究理学。张死后,他又出来作官,以敢言著称,母死后居家讲学三十年,为东林党首领之一。与赵南显、顾宪成号为三君。后为魏忠贤所忌,被迫辞官而归。著有《愿学家》。

邹守益:明学者,字谦之,号东郭。安福人。官至南京国子祭酒。师从王守仁,强调“缜独”、“戒惧”。著作有《东郭集》。

邹忌:邹氏家族在战国时期有名的人物,以鼓琴游说齐威王,被任为宰相。他曾劝说齐威王纳谏,导致齐国实力加强。

  • 中医传承国学经典
    中医传承国学经典

    一、神奇的中医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治疗理念。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将人体视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强调“阴阳平衡”和“气血调和”。中医的治疗方法

    109
  • 修身持家国学经典
    修身持家国学经典

    【引】家,是每个人生活的起点,修身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如何将国学经典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呢?【中】身份象征:家门口的春联上挂上一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瞬间提升气质。这句话

    243
  • 经典国学的影响
    经典国学的影响

    **古代智慧传承,国学魅力永恒**中国国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凝聚着古代智慧的结晶。它不仅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对现代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让我们一起探索一下,经典

    238
  • 国学经典篇目自选
    国学经典篇目自选

    精彩纷呈的国学经典中,有哪些篇目是我们不容忽视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论语》:我们不妨从《论语》开始。它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由孔子的学生及其后人所辑录而成。《论

    80
  • 列子译注国学经典
    列子译注国学经典

    一、列子的身份很多人都知道列子,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化名人,被誉为“道家学派开山鼻祖”。他的作品《列子》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部重要经典,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思想。列

    161
  • 经典国学配乐曾国藩
    经典国学配乐曾国藩

    一、曾国藩与国学的结缘曾国藩,字子玉,号芙蓉先生,是清代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入的研究,并将国学思想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他的一生中,以《曾文

    247
  • 国学经典圣贤辞
    国学经典圣贤辞

    一、为什么要学习国学经典?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千百年来伟大智慧的结晶。学习国学经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品味。国

    198
  • 大槐树国学经典
    大槐树国学经典

    一、大槐树的底蕴大槐树作为一种特殊的植物,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的古代文献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大槐树的身影。它不仅是我国古代御园中的常客,还是许多学府和

    240
  • 国子监的国学经典
    国子监的国学经典

    一、国子监:历史与地位国子监,作为中国古代最高学府之一,承载着丰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始建于唐代,原本是皇家教育机构,负责选拔和培养官员。国子监已成为我国国学研究的重要

    127
  • \
    \"国学经典大班元日\"行业文章

    一、国学经典大班元日的背景与概述国学经典大班元日是一项传承中华文化的活动,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国学经典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学术修养。该活动通常由学校、教育

    225
致命错误提示
:-(
Undefined index: url

Severity: fatalError

File:
File:/data/wwwroot/zhanqun_article/data/storage/view/www/116/xingshi_detail.php Line:107
Trace
#0 /data/wwwroot/zhanqun_article/coolphp/Exception.php(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