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氏
姓氏:东
拼音:dōng
浏览量:425
更新时间:2025-08-19
东姓分布地区
平原郡:西汉初年(公元前206年)设置,相当于今山东省西北部平原县一带。
东姓历史来源
「东姓」源出
东(Dōng东)姓源出有三:1、出自舜有七友东不訾之后为东氏。据《集韵》载,舜帝七友之一东不訾之后。七友为:雄陶、方回、续牙、伯阳、东不訾(一作东不识)、秦不虚、灵甫。《尸子》云:“舜士友有东不识,《广韵》作东不訾。”东不訾的后代,有的就用“东”作为自己的姓氏,遂成东姓。2、出自风姓,太昊伏羲之后有改姓东氏。据《路史》载,伏羲氏之后东蒙氏之后人有居于东方者,以居地为氏,后改东氏。3、汉复姓十三氏中有东宫、东郭、东门、东野、东田、东陵、东蒙、东莱、东邱、东乡、东里、东关、东闾等复姓,后有改东氏者。
得姓始祖:东不訾。据《通志·氏族略》上说,东氏是舜七友东不訾的后代,望出平原。而《姓氏考略》上说东氏是伏羲之后,望出平原。另《尸子》上记载:“伏羲之后,舜七友有东不訾。”由此看来,东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姓氏,推算起来,至今已有4000年的历史。望族居平原郡(今山东省平原县南)。东氏后人奉东不訾为东姓的始祖。
迁徙分布
东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相传伏羲氏为东方部族的首领,而他的部落的发展最为迅速,生产方式最先进,伏羲的部落在华夏发展史上有不可磨灭的伟绩,他的后代中就以东为姓,借以纪念他在东方部落的贡献。而在先帝舜时,他有七友,其中之一名为东不识(或东不訾),他的后代都用东为姓。
堂号
友舜堂:古时东不识是舜的朋友。
玉林堂:明代东升,博学能文,教子有方,生4子,3人中了进士,人们称他“玉林凤群,科第世家”。
【东姓宗祠通用对联】
〖东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关中华胄;明代玉林。——佚名撰东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元代巩昌人东良会,以总管守商州,红巾军起义时,命他两个儿子携家出逃,一个居华州,一个居朝邑。后来,两地的后代繁衍兴盛,成为关中大族。下联典指明代人东昇,博学能文,为官多有惠政。四个儿子有三个中进士,人称“玉林凤群,科第世家。”
虞廷宾友;汉室中郎。——佚名撰东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东姓的始祖东不识,传说中的虞舜七友之一东不识(一作东不訾)。《战国策齐策四》:“尧有九佐,舜有七友(七个友人:雄陶、方回、续牙、伯阳、东不识、秦不虚、灵甫)。”下联典指汉代泾州人东富,官中郎将。
附录:【东姓典故、趣事】
〖东施效颦〗“东施效颦”源于《庄子·天运》。西施是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一位美女,《庄子》里面记载道:有一次西施害心病而捂着心口,皱眉戚额地走路。村子里有一个名叫东施、模样长得非常丑陋的女子看见后,认为西施那种样子非常好看,于是就模仿着西施,也捂着心口,皱眉蹙额地走在村庄里,想增加自己的美貌,博得别人的赞叹。可是,事与愿违,人们见了好那种怪模样,赶紧把门关上,不愿见她,即使见了她,也避得远远的。她只知道西施眉蹙额看起来很好看,却不知道为什么西施皱眉蹙额就非常好看。后来,人们就用“东施效颦”来比喻模仿别人,不但模仿不好,反而出丑。有时也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根底差,学别人的长处没有学到家。
-
中医传承国学经典
一、神奇的中医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治疗理念。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将人体视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强调“阴阳平衡”和“气血调和”。中医的治疗方法
国学 109 -
修身持家国学经典
【引】家,是每个人生活的起点,修身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如何将国学经典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呢?【中】身份象征:家门口的春联上挂上一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瞬间提升气质。这句话
国学 243 -
经典国学的影响
**古代智慧传承,国学魅力永恒**中国国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凝聚着古代智慧的结晶。它不仅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对现代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让我们一起探索一下,经典
国学 238 -
国学经典篇目自选
精彩纷呈的国学经典中,有哪些篇目是我们不容忽视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论语》:我们不妨从《论语》开始。它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由孔子的学生及其后人所辑录而成。《论
国学 80 -
列子译注国学经典
一、列子的身份很多人都知道列子,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化名人,被誉为“道家学派开山鼻祖”。他的作品《列子》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部重要经典,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思想。列
国学 161 -
经典国学配乐曾国藩
一、曾国藩与国学的结缘曾国藩,字子玉,号芙蓉先生,是清代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入的研究,并将国学思想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他的一生中,以《曾文
国学 247 -
国学经典圣贤辞
一、为什么要学习国学经典?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千百年来伟大智慧的结晶。学习国学经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品味。国
国学 198 -
大槐树国学经典
一、大槐树的底蕴大槐树作为一种特殊的植物,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的古代文献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大槐树的身影。它不仅是我国古代御园中的常客,还是许多学府和
国学 240 -
国子监的国学经典
一、国子监:历史与地位国子监,作为中国古代最高学府之一,承载着丰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始建于唐代,原本是皇家教育机构,负责选拔和培养官员。国子监已成为我国国学研究的重要
国学 127 -
\"国学经典大班元日\"行业文章
一、国学经典大班元日的背景与概述国学经典大班元日是一项传承中华文化的活动,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国学经典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学术修养。该活动通常由学校、教育
国学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