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丘氏

姓氏:闾丘

拼音:lǘ qiū

浏览量:338

更新时间:2025-08-19

闾丘

闾丘姓分布地区

顿丘郡:汉朝初期置顿丘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清丰西南一带地区。邾 国:一称邹国、邾国郡,商、周时期古国名,其时领地在今山东邹县一带。春秋时期楚国灭邾国,迁其国君至今湖北黄冈一带,遂称其地为邾邑。秦朝时期在该地设邾县,东晋朝末期被废黜不再。

闾丘姓历史来源

闾丘(lǘ qiū)姓源出

1.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邾国闾丘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2.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婴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得姓始祖

闾丘婴。闾丘是春秋时期邾国的一个地名,那时有个贵族被封在这里做首领,他的后代就以封地为姓。在古籍《尚友录》中记载,因为邾国一个叫闾丘的贵族被封到那里,他的家族昌盛起来,便形成了闾丘复姓。该地在今山东省邹县一带。后来邾国被楚国吞并时,闾丘的公族逃到了齐国。春秋时期,齐国出了个名人叫闾丘婴,他的家族又昌盛起来,然闾丘婴的后代都不忘他们原来是邾国的贵族,所以这个家族在家谱上的堂号就记作“邾郡”。邾国是被楚国并吞的,楚国在春秋时很强大,而邾国是个小国,那时周朝廷已经管不了强大的诸侯国吞并弱小诸侯国的事,只好听之任之。闾丘氏后人奉闾丘婴为闾丘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闾丘氏复姓是非常古老的汉族姓氏,但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三十八位门阀。

闾丘氏族人早期活动于山东地区,汉、唐之际在今河南省北部形成望族,以顿丘郡为郡望。唐、宋时期,陕西、河南均有闾丘氏族人的活动踪迹。如今北京、上海、日本等地有少量闾丘氏族人分布。邾国的地理位置在现今的山东省邹城市、滕州市等鲁南一带,以邹城市为主。首都“邾”位于现今的山东省曲阜东南方的南陬村。闾丘这个复姓确实不大常见。按史书记载,曹安(颛顼的后代)为陆终第五子。周武王时,封其后裔曹挟于邾,且为附庸,建立邾国。所以,邾国为曹姓国,其爵位为子爵。西周时期,因为邾国长期受到鲁国压迫,后来一度投靠晋国以求庇护。至鲁穆公在位时,邾国改称邹国,降为附庸。春秋时期,春秋时期,邾国逐渐强大,称“邾娄”。后来,邾国为楚宣王所灭。最后邾国约在战国中期灭亡。(按《世本》的说法邾国为齐所灭,但按地理位置而言邾国较有可能亡于楚。但及至目前为止还没有可靠史料显示邾国亡于何国、何时。而最后关于邾国的记载见于《孟子·滕文公》。)

堂号

邾郡堂:以国立堂。

顿丘堂:以望立堂。

闾丘姓家族名人

闾丘卬:(生卒年待考),著名战国时期齐国大夫。

闾 快:(生卒年待考),号闾丘子;魏国人。著名战国时期阴阳学家。齐国大夫闾丘婴之后。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闾丘子曾著书十三篇,惜已亡佚不再。

闾丘冲:(公元?~311年待考),字宾卿;高平人(今山东金乡西北)。著名西晋诗人。性通达,好音乐,清平有鉴识,博学有文义,王衍誉之为“高才”。《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二卷,已佚。今存《三月三日应诏诗》二首、《招隐诗》一首,载《艺文类聚》、《初学记》;另有《武悼杨皇后服议》一篇,载《晋书·礼志》。

闾丘均:(生卒年待考),益州成都人(今四川成都)。著名唐朝文学家。

  • 中医传承国学经典
    中医传承国学经典

    一、神奇的中医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治疗理念。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将人体视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强调“阴阳平衡”和“气血调和”。中医的治疗方法

    109
  • 修身持家国学经典
    修身持家国学经典

    【引】家,是每个人生活的起点,修身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如何将国学经典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呢?【中】身份象征:家门口的春联上挂上一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瞬间提升气质。这句话

    243
  • 经典国学的影响
    经典国学的影响

    **古代智慧传承,国学魅力永恒**中国国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凝聚着古代智慧的结晶。它不仅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对现代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让我们一起探索一下,经典

    238
  • 国学经典篇目自选
    国学经典篇目自选

    精彩纷呈的国学经典中,有哪些篇目是我们不容忽视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论语》:我们不妨从《论语》开始。它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由孔子的学生及其后人所辑录而成。《论

    80
  • 列子译注国学经典
    列子译注国学经典

    一、列子的身份很多人都知道列子,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化名人,被誉为“道家学派开山鼻祖”。他的作品《列子》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部重要经典,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思想。列

    161
  • 经典国学配乐曾国藩
    经典国学配乐曾国藩

    一、曾国藩与国学的结缘曾国藩,字子玉,号芙蓉先生,是清代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入的研究,并将国学思想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他的一生中,以《曾文

    247
  • 国学经典圣贤辞
    国学经典圣贤辞

    一、为什么要学习国学经典?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千百年来伟大智慧的结晶。学习国学经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品味。国

    198
  • 大槐树国学经典
    大槐树国学经典

    一、大槐树的底蕴大槐树作为一种特殊的植物,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的古代文献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大槐树的身影。它不仅是我国古代御园中的常客,还是许多学府和

    240
  • 国子监的国学经典
    国子监的国学经典

    一、国子监:历史与地位国子监,作为中国古代最高学府之一,承载着丰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始建于唐代,原本是皇家教育机构,负责选拔和培养官员。国子监已成为我国国学研究的重要

    127
  • \
    \"国学经典大班元日\"行业文章

    一、国学经典大班元日的背景与概述国学经典大班元日是一项传承中华文化的活动,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国学经典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学术修养。该活动通常由学校、教育

    225
致命错误提示
:-(
Undefined index: url

Severity: fatalError

File:
File:/data/wwwroot/zhanqun_article/data/storage/view/www/116/xingshi_detail.php Line:107
Trace
#0 /data/wwwroot/zhanqun_article/coolphp/Exception.php(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