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氏

姓氏:欧阳

拼音:ōu yáng

浏览量:252

更新时间:2025-08-19

欧阳

欧阳姓分布地区

渤海郡:历史上的渤海郡在地域上有两个称谓,另一为渤海国。西汉时期从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阳(今河北沧州东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辽宁省之间的渤海湾一带。

鄱阳郡:本为春秋楚之番邑,秦朝时期置番县。西汉时期改名为番阳,三国时期孙权设鄱阳郡,治鄱阳县,辖境为今江西省东北部地区。其地的东部和东南部紧邻浙江、福建省,西部和西南部毗邻九江、南昌、抚州、鹰潭市,北部连接安徽省环接景德镇市。治所在今江西省波阳市一带地区,境内有著名的鄱阳湖,下辖信州区和上饶、广丰、玉山、铅山、横峰、弋阳、余干、鄱阳、万年、婺源十县,代管德兴市。

庐陵郡:庐陵郡始建于东汉朝兴平元年(甲戌,公元194年),治所在石阳(今江西吉水,一说在江西吉安)。三国时期孙吴国移治到高昌(今江西泰和),其时辖地在今江西省永新、峡江、乐安、石城以南地区。到了唐朝时期,又改名为吉州。

欧阳姓历史来源

欧阳(ōu yáng )姓源出

1.出自姒姓,与欧阳姓同宗,以封地名、侯爵名为氏。2.源于姒姓,出自战国末期楚国给越国句践后裔子蹄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得姓始祖

欧阳无疆。欧阳氏是春秋时代著名的越王勾践的后裔。欧阳氏与欧(区)氏同出一源,都是越王无疆的子孙,而越王无疆,则是距今2400多年前越王勾践的七世孙。欧阳氏的得姓,大约有2000年的历史。根据《路氏》上的记载说,越王无疆的次子,被封于乌程欧余山的南边,后代中有欧氏,欧阳氏。根据《唐书·宰相世系表》的记载,欧阳姓出自姒姓,夏帝少康的庶子,受封于会稽,传至越王无疆时,为楚国所灭,无疆的儿子蹄,改封乌程欧余山南方,为欧阳亭侯,子孙就以欧阳为氏。据《郡望百家姓》记载,欧阳氏望族居于渤海郡,就是现在的河北省沧县。由此可见,欧阳氏和欧氏同出一源,都是越王无疆的子孙,而越王无疆,根据考证,则是距今2400多年前越王勾践的七世孙。换言之,欧阳氏和欧的得姓历史,大致2000年。故欧阳氏后人尊无疆为欧阳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欧阳氏复姓或是古老的汉族姓氏,在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四十九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一百二十五位,人口约一百零八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67%左右,望族出渤海郡。欧阳姓(欧姓、区姓、阳姓)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位列宋版《百家姓》复姓的第4席,据公安部2009年身份证数据库数据,欧阳姓氏排名为60-70位,为200万人-300万人。其发祥地为渤海郡(今河北省沧县)。据《姓谱》载,越王勾践之后,支孙封于乌程欧阳亭(浙江湖州),其子孙以此地名为姓。欧阳伟 在(公元前313—)称帝,欧阳摇 在(公元前232—)称帝,欧阳建 在(前176—前163 )(—称帝)。

今湖南省的长沙市、浏阳市、隆回县、东安县、宁乡市、衡阳市、攸县、常宁县、宁远县、永州市新田县,江苏省的淮安市金湖县、宿迁县,河南省的登封市、周口市,福建省的福州市、晋江市,江西省的江门市、萍乡市、新余市、星子县、宜春市、赣州市、吉安市、永新县龙源口镇、永丰县、万载县,四川省的绵阳市、遂宁市、什邡县,贵州省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山东省的招远市、枣庄市薛城区,广东省的广州市、从化市、江门市、河源县、揭阳市惠来县,安徽省的阜阳市、滁州市,湖北省的荆州市、襄樊市,枝江市、潜江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田东县、柳州市融水县、滕县,河南省的新郑市,等地,均有欧阳氏族人分布,其中湖北省枝江欧阳氏族为欧阳修长子欧阳发的后裔,而江苏省欧阳氏宗人大都居住在丹阳西门外荻塘欧甲(司徒)、下坯欧甲(全州)。至二十一世纪初,全市在籍的欧阳氏族人有一千五百余人。

堂号

渤海堂:以望立堂。

鄱阳堂:以望立堂。

庐陵堂:以望立堂。

画荻堂:宋朝的欧阳修,三岁就死了父亲,家里很穷,上不起学堂,但是母亲非常希望他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于是决定自己教他,买不起纸张,母亲就以沙地作纸,以荻当笔,教他识字。经过刻苦的学习,欧阳修终于成为了著名的文学家和对朝廷有用的人。

六一堂:欧阳修号六一居士,即“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其后裔将家族的堂名称为“六一堂”。

字辈排行

欧阳氏家族字辈:“蹄恒朝完东谟摇朱鄅行冯惠茱仲士蕖翘纲举迹纯基质成晋启乾焕景僧頠询通幼昶琮晤彻弦(铉)邈规绪万和雅效(楚)谟(托詃堂弘戍)鄠(郴邦莘泰)俊(伸仪伾信偃佺仿)观修(昞)发(奕棐辨)宪(恩愿)世(弼能保安)惠(利庆)凤日德(仪崇)勋法(济)重万祥(缘善)日(彬春晖旭昂升昱礼政英顒宣)通(胜春惠先网洪泰行嶶)光(清亮显通明煜临表缘宪福秀济)宪(玺)祥(林珍瑞禧昂礼宗夔轸毕鹗勺)凤(魁新珊略韬策)木(桁尧舜禹左右)达(运还桂芳芬葵苗积善)源(泛淑宾宝昭仁义圣贤书皓白达逊道通述迩)位(佐祯祥福佑祉祝嗣)偹(仅任位佩傅伦隹伟)承基绍祖世家长作述维新祚自文(昌)章(裔)治(启)国礼(良)义(忠)安(永)邦(叔)传(际)家(时)永(名)守(彦)长(振)发(朝)配(邦)祥(平)安守本亲情聚孝义争先脉运扬”。

江西安福欧阳氏字辈:“因封受姓曰欧阳道德文章百世芳上溯黄帝及大禹禹第五世名少康庶子无余封会稽二十余世至允常常子勾践封越霸传衍六世乃无疆伐楚楚伐族属散子蹄封欧余山阳苗裔因之为姓氏五世名摇汉封王涿郡太守分两派千乘渤海号洋洋千乘八世为博士至歙伏法子复殇惟有渤海流庆远曰举迹纯渡晋江太守坚石名赫赫外甥为着石崇亡质与崇文奔长沙伯仲卜居在临湘又传六世景达著文忠谱揭大宗坊达生宝颇颇生纥率更令询誉望张唐主宠遇弘文馆敕修宗谱名益扬通生幼明明生昶琮刺吉州名始昌谱称琮公生七子袁吉衡州同豫章八世彪彤万兄弟彪徙广州系久亡彤分常溪与蜀口彼各派列此莫详万公乾符令安福词谱尊为一世昂二世生和三世雅四州效楚列行行效生之子谟托詃楚生堂弘戌三房五世六宗皆蕃衍代产名贤与忠良从今再修支谱后递传世世信有光”。

江西吉安欧阳氏字辈:“德立世隆昌寺书”。

江西星子欧阳氏字辈:“怀祖志学……”

江西赣州欧阳氏字辈:“振声芳自忠”。

湖南东安欧阳氏字辈:“道德本先圣”。

湖南宁远欧阳氏字辈:“震家运逢华群植之芳育”。

广西、广东从化、河源欧阳氏字辈:“仲国淑景高先以民永广时之崇曰文思充士正立今尚愈光汝克可效天兆孔良彝伦攸叙寿尔载尝保佑盛鼎厥后定昌”。

湖北荆州欧阳氏字辈:“尚元吉欲长作述启书香德泽流芳远声名振玉章文径必圣道武服定国邦清晓朝君殿华丰永世昌”。

贵州台江欧阳氏字辈:“再朝启大德光明承天习伦常永百世立正科已毕”。

欧阳姓家族名人

欧阳询(公元557——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书法家。

欧阳修(公元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年更号六一居士。江西永丰县沙溪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金石学家、目录学家、经学家,尤以文学成就最高,是继承唐代古文运动而有所创新的北宋文坛盟主。

欧阳玄(公元1283——1357年)字原功,别号圭斋,元浏阳人,欧阳万公后裔。官翰林学士,国子祭酒(主管教育的长官),以文章著名。修《宋史》、《辽史》、《金史》,有《圭斋文集》十六卷。《元史》有传。

  • 中医传承国学经典
    中医传承国学经典

    一、神奇的中医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治疗理念。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将人体视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强调“阴阳平衡”和“气血调和”。中医的治疗方法

    109
  • 修身持家国学经典
    修身持家国学经典

    【引】家,是每个人生活的起点,修身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如何将国学经典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呢?【中】身份象征:家门口的春联上挂上一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瞬间提升气质。这句话

    243
  • 经典国学的影响
    经典国学的影响

    **古代智慧传承,国学魅力永恒**中国国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凝聚着古代智慧的结晶。它不仅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对现代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让我们一起探索一下,经典

    238
  • 国学经典篇目自选
    国学经典篇目自选

    精彩纷呈的国学经典中,有哪些篇目是我们不容忽视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论语》:我们不妨从《论语》开始。它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由孔子的学生及其后人所辑录而成。《论

    80
  • 列子译注国学经典
    列子译注国学经典

    一、列子的身份很多人都知道列子,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化名人,被誉为“道家学派开山鼻祖”。他的作品《列子》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部重要经典,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思想。列

    161
  • 经典国学配乐曾国藩
    经典国学配乐曾国藩

    一、曾国藩与国学的结缘曾国藩,字子玉,号芙蓉先生,是清代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入的研究,并将国学思想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他的一生中,以《曾文

    247
  • 国学经典圣贤辞
    国学经典圣贤辞

    一、为什么要学习国学经典?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千百年来伟大智慧的结晶。学习国学经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品味。国

    198
  • 大槐树国学经典
    大槐树国学经典

    一、大槐树的底蕴大槐树作为一种特殊的植物,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的古代文献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大槐树的身影。它不仅是我国古代御园中的常客,还是许多学府和

    240
  • 国子监的国学经典
    国子监的国学经典

    一、国子监:历史与地位国子监,作为中国古代最高学府之一,承载着丰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始建于唐代,原本是皇家教育机构,负责选拔和培养官员。国子监已成为我国国学研究的重要

    127
  • \
    \"国学经典大班元日\"行业文章

    一、国学经典大班元日的背景与概述国学经典大班元日是一项传承中华文化的活动,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国学经典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学术修养。该活动通常由学校、教育

    225
致命错误提示
:-(
Undefined index: url

Severity: fatalError

File:
File:/data/wwwroot/zhanqun_article/data/storage/view/www/116/xingshi_detail.php Line:107
Trace
#0 /data/wwwroot/zhanqun_article/coolphp/Exception.php(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