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氏

姓氏:查

拼音:chá

浏览量:1063

更新时间:2025-10-24

查姓分布地区

齐郡:西汉初年将临淄郡改为齐郡,在今天的山东省临淄县一带。

海陵郡:周称海阳,汉初名海陵,西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置海陵县。东晋义熙七年(411年),升为海陵郡。隋文帝开皇元年,废郡称县。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称吴陵县,以县置吴州。扬吴设制置院。南唐升元六年(937年),升海陵县为泰州,泰州之名由此始。

济阳郡:汉济阳县在今河南兰考东北,西晋在此曾置济阳郡,南迁后废。济阳县在唐初并入冤句县。

查姓历史来源

「查」源出

查(Zhā)姓源出有四:1、出自姜氏,为炎帝的后裔,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齐国公族,以邑名为氏。齐国的君主齐顷公的儿子被封于楂,他的后代于是就以他的封邑作为自己的姓氏,成为楂姓,后来将木字旁省去了,于是遂成为查姓。2、出自芈姓,以邑名为氏。春秋的时候,有楚国的公族大夫被封在查邑,他的后代便以查作为姓氏。3、出自以封地名为氏。春秋时楚国有诸侯被分封于柤(今湖北省南漳西)。由于其封地的名称也写作查,他也被认为是查的封主。以后,他的后代也以封邑的名称为氏,称查姓。4、出自古今的一些少数民族中也有查姓。如在清代满族中,居住在沈阳一带的人就有人以查为姓。另外在满洲八旗中,原以沙拉为姓的人后来也改姓查。至于其他民族,如当代的彝、傣、土家、哈尼、蒙古族等,也都有人以查为姓。

得姓始祖

齐顷公。查氏出自姜姓,发祥于山东地区,是以邑为姓的姓氏。查,原是一个地名。根据《姓苑》记载,春秋时期,齐顷公的儿子食采于楂邑,他的后代子孙以邑为姓,称为楂氏,因为古代楂、查相通,后来就简称查氏。根据《万姓统谱》上记载,查氏望族出于齐郡,即今天山东省临淄一带,传至五代时南唐有查文徽,文徽的孙子查道如,将家族迁往海陵,就是今天的江苏省泰县一带,繁衍成当时的名门望族。望族居于海陵郡,即现在的江苏泰县。查氏后人奉齐顷公为查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查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查姓源自古代有个地方名读音如查,以这个地名形成的姓,就形成了查姓。原来,春秋时期,齐国君主齐顷公的一位公子,享用那里的物产,这位公子的后代,就以封地为姓,形成了查姓。百齐国是周朝开国功臣姜太公建立的,姜太公又是是炎帝的后代,所以查姓远祖很荣耀。查姓先人明清两代最为昌盛,据《郡望百家姓》一书记载:查氏望出齐郡。在漫长的繁衍过程中,查姓形成许多郡望,主要有海陵郡、齐郡、济阳郡等。查姓几经历史上的繁衍迁徒,几乎分布全国各地,如辽宁的清源、山西的太原、陕西的韩城、湖南、安徽的泾县、江西的金溪、福建的清流、广东的澄海、贵州的从江、四川的合江等地都有查姓人口的分布。查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七十一位的姓氏,是一个比较罕见的姓氏,但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六,尤以安徽、江苏多此姓,这两省的查姓约占全国汉族查姓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五。

堂号

清容堂:宋代的时候有一个叫查深的,隐居读书。当地的郡守把他推荐给朝廷,要他出来做官,他不干。郡守又怕浪费了他的才华,于是就在郡城的西部给他盖了一栋房子,命名为“清容堂”,让他在那里教全郡的学生读书,号为“清容先生”。海陵堂:据《万姓统谱》记载:《望出齐郡,五代时南唐有查文徽,文徽孙道如,徒家海陵,至今查氏为望族。》查氏发祥于山东地区。春秋时,楚国大夫封邑在查,其后代子孙称查氏。在距今1000年以前的五代南唐以后,在今江苏泰县一带,繁衍成当时的名门望族。此外,查姓的主要堂号还有:“齐郡堂”、“济阳堂”等。

【查姓宗祠通用对联】

〖查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楂地启姓;海陵阀阅。——佚名撰查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指查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系承姜氏;望出海陵。——佚名撰查姓宗祠通用联是联典指查姓望出齐郡,齐国为姜子牙封国。下联典指查姓名人在五代时南唐有查文徽,其孙查道始迁家海陵郡,遂为当地望族。

业成两代;名列四家。——李文郑撰查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明、清两代之际浙江海宁人查继佐,字伊璜、敬修,号与斋,人称东山先生、朴园先生。明末举人,曾任南明鲁王政府兵部职方主事。明亡后隐居,不再做官,着手编撰《明史》。著有《罪惟录》、《鲁春秋》、《东山国语》等。又擅长书画,有一定名声。下联典指清初画家查士标,字二瞻,号梅壑散人,安徽休宁人,后住扬州,明末生员。家中藏有古铜器和宋、元书画,因此精于鉴别。擅长画山水,笔墨疏简,意境荒寂,与孙逸、汪之瑞、僧弘仁合称“海阳四家”。书法学米芾,又能诗,著有《种书堂遗稿》。

传经荆楚;全活建州。——佚名撰查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宋查许国事典。下联典指后周查文徽事典。

〖查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华堂来紫燕;乔木倚青云。——清·查士标撰查姓宗祠通用联上联为清代书画家查士标自题联。查士标(1615-1698),安徽休宁人。流寓扬州,擅画山水,与孙逸、汪云端、僧弘仁等称“海阳四家”。书法超妙入神,《艺舟双楫》将他的行书列于佳品上。

〖查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学精穴经之旨;名列四贤之科。——佚名撰查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宋代学者、医学家查篇事典。下联典指宋代贤人查许国事典。

振儒风以经学;拔望族于贤科。——佚名撰查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查伊璜事典。下联典指宋代贤人查许国事典。

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清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撰查姓宗祠通用联。

〖查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木本水源由来久;旦辉夕霞照映长。——佚名撰查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查姓之“查”字的析字联。

红笺色夺风流座;白苎词倾翰墨场。——清·查升撰查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清代书法家查升自题联。查升,字仲苇,号声山,浙江海宁人。康熙进士。任少詹事职,著有《淡远堂集》。

  • 中国高铁跑出453公里时速引韩国热议
    中国高铁跑出453公里时速引韩国热议

    10月24日,中国高铁圈扔出一颗“速度”——由中车四方、长客股份联合研发的CR450动车组样车,在试验中创出单列时速453公里的新纪录。这个数字有多炸?比咱们日常坐的CR400“复兴号”快了103

    126
  • 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最近刷新闻,二十届四中全会的消息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焦点话题”——毕竟,“十五五”这五年,是咱们从“现在”到“未来”的关键一步,到底要往哪儿走?答案就藏在刚刚公布的经济社

    104
  • 现在只剩南极没蚊子了
    现在只剩南极没蚊子了

    10月的冰岛克约斯地区,黄昏的风裹着北海的咸湿味儿掠过苔藓地,52岁的奥拉夫蹲在花园里,手指捏着一只装着飞虫的透明袋——他活了大半辈子,第一次在冰岛的野外看见蚊子。 “一开始

    86
  • 女子私开消防栓当街洗衣
    女子私开消防栓当街洗衣

    2月18日,江苏苏州麦德龙商场门口的一幕,被路过网友拍下来传到网上后,很快引发不少讨论——一名女子蹲在路边,面前的消防栓正往外哗哗流水,接满的塑料盆里堆着待洗的衣服,她低着头

    34
  • 国防部回应澳军机侵闯西沙领空
    国防部回应澳军机侵闯西沙领空

    10月19日南海空域的那起事件,澳方最近的声明把是非曲直搅得稀碎——他们的P-8A巡逻机明明非法侵闯了中国西沙领空,却反咬中方南部战区的拦阻驱离行动“不安全、不专业”。今天新闻发言

    44
  • 全国最忙高铁站上演名场面
    全国最忙高铁站上演名场面

    国庆中秋假期的广州南站候车大厅,电子屏上同时亮起17个“正在检票”的红色标识时,刚攥着去长沙车票的大学生小杨掏出手机拍了张照——他算了算,从进站到找到检票口只用了3分钟,可屏

    147
  • 中医传承国学经典
    中医传承国学经典

    一、神奇的中医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治疗理念。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将人体视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强调“阴阳平衡”和“气血调和”。中医的治疗方法

    2770
  • 修身持家国学经典
    修身持家国学经典

    【引】家,是每个人生活的起点,修身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如何将国学经典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呢?【中】身份象征:家门口的春联上挂上一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瞬间提升气质。这句话

    2898
  • 经典国学的影响
    经典国学的影响

    **古代智慧传承,国学魅力永恒**中国国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凝聚着古代智慧的结晶。它不仅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对现代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让我们一起探索一下,经典

    2900
  • 国学经典篇目自选
    国学经典篇目自选

    精彩纷呈的国学经典中,有哪些篇目是我们不容忽视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论语》:我们不妨从《论语》开始。它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由孔子的学生及其后人所辑录而成。《论

    2749
致命错误提示
:-(
Undefined index: url

Severity: fatalError

File:
File:/data/wwwroot/zhanqun_article/data/storage/view/www/116/xingshi_detail.php Line:107
Trace
#0 /data/wwwroot/zhanqun_article/coolphp/Exception.php(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