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氏
姓氏:沙
拼音:shā
浏览量:321
更新时间:2025-08-19
沙姓分布地区
沙姓望族居东莞(今山东沂水)、汝南(今河南汝南东南60里)。
沙姓历史来源
- 「沙」源出:一、来源有五 1、出自子姓,是汤王的后裔。商朝末年,殷纣王庶兄开(一名启)被封于微,世称微子。武王克商后,封微子于商丘,建立宋国。微子的后裔中,有一只搬到沙丘居住(在河北大名县东),他们便以地名沙为姓,奉微子为沙姓始祖。2、出自神农氏,为炎帝之后。炎帝为部落首领时,有个大臣叫凤,助神农尝白草、播百谷,学到一手种植本领。能在沙地上种出庄稼,所以人称凤沙氏,他的后代以他的名沙为姓奉凤沙氏为沙姓始祖。 3、以国为氏,西周有沙侯国,地望在河北涉县,涉县之称由西汉时沙县改 4、出自沙随氏。古代诸侯公爵。凡失国或没爵后,即称为公沙氏或沙随氏。《新篡氏族笺释》载:沙姓出自沙随氏。其后省为沙氏 5、历史上的百洛国(在今朝鲜)有沙氏迁徙分布;6、唐夷姓百济国共有八族,其中一只叫沙咤氏,来到中原居住,被汉化后便以族名沙为姓。这是沙姓的又一个由来。7、沙姓也为“回族十三姓”之一。沙姓为回族中的大姓。故《千家姓》称:“今回族多此姓,别为一族。”该姓大多取自经名首音和尾音。如元初的沙全,其“父沙的,世居沙漠……(沙)全初名抄儿赤,甫五岁,为宋军所虏。年十八,留刘整幕下,宋人以其父名沙的,使以沙姓,而名曰全。”(《元史》)再如,“马合马沙或阿思兰沙或木八儿沙之后裔姓沙。”(《回教民族说》)在回族经名中,带有“沙”的比较多。如《新元史》也黑迭儿传载:“也黑迭儿,西域人……子马谋沙……子密儿沙,次木八人喇沙……次忽都鲁沙……次阿鲁浑沙。”这都是沙姓之源。另,“沙在波斯语义为王。正如突厥语族称王为汗。如在波斯王国旧称‘沙因沙’,义为‘万王之王’……因此,我认为沙姓族源多半是来自波斯。”(《***姓氏考》)沙姓中也有赐姓。如“舍班,古里国***,入附授南京锦衣卫镇抚,宣宗宣德五年(1430年)出使西域,以功迁到千户,赐姓沙,名班。”(《***历史与***文化》)当时给舍班赐姓沙,还有着另一个原因,即“舍”和“沙”谐音。沙姓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江浙地区。堂号郡望】:沙姓望族居东莞(今山东沂水)、汝南(今河南汝南东南60里)。郡望百家姓》中记载:沙氏望出汝南郡。《姓氏考略》中记载:望出东莞、汝南。汝南郡:汉高帝置汝南郡,相当于今河南省中部上蔡县及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东莞郡:晋武帝太始元年(公元265年)置郡。相当于今山东省沂水一带。即汉代城阳郡旧地堂号】:汝南堂”:今江苏如皋一带沙姓,仍用“汝南世泽,东莞家声”,作楹联,其世迁祖为沙世坚后裔沙屏北。济民堂明时沙玉,当涉县知县,顾虑到老百姓没有恒产(固定的财产),就设宴请富农,亲自问他们定借款合同,借来钱交贫民买耕牛农具,督促百姓治病,男劳力种一亩菜备荒。结果涉县百姓家家不愁吃穿。在庄稼熟的时候,他亲自下乡督促昼夜收割。还没割完,飞蝗大至,邻县的庄稼都被吃光,涉县得到保全。
-
中医传承国学经典
一、神奇的中医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治疗理念。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将人体视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强调“阴阳平衡”和“气血调和”。中医的治疗方法
国学 109 -
修身持家国学经典
【引】家,是每个人生活的起点,修身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如何将国学经典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呢?【中】身份象征:家门口的春联上挂上一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瞬间提升气质。这句话
国学 243 -
经典国学的影响
**古代智慧传承,国学魅力永恒**中国国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凝聚着古代智慧的结晶。它不仅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对现代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让我们一起探索一下,经典
国学 238 -
国学经典篇目自选
精彩纷呈的国学经典中,有哪些篇目是我们不容忽视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论语》:我们不妨从《论语》开始。它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由孔子的学生及其后人所辑录而成。《论
国学 80 -
列子译注国学经典
一、列子的身份很多人都知道列子,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化名人,被誉为“道家学派开山鼻祖”。他的作品《列子》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部重要经典,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思想。列
国学 161 -
经典国学配乐曾国藩
一、曾国藩与国学的结缘曾国藩,字子玉,号芙蓉先生,是清代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入的研究,并将国学思想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他的一生中,以《曾文
国学 247 -
国学经典圣贤辞
一、为什么要学习国学经典?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千百年来伟大智慧的结晶。学习国学经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品味。国
国学 198 -
大槐树国学经典
一、大槐树的底蕴大槐树作为一种特殊的植物,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的古代文献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大槐树的身影。它不仅是我国古代御园中的常客,还是许多学府和
国学 240 -
国子监的国学经典
一、国子监:历史与地位国子监,作为中国古代最高学府之一,承载着丰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始建于唐代,原本是皇家教育机构,负责选拔和培养官员。国子监已成为我国国学研究的重要
国学 127 -
\"国学经典大班元日\"行业文章
一、国学经典大班元日的背景与概述国学经典大班元日是一项传承中华文化的活动,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国学经典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学术修养。该活动通常由学校、教育
国学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