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氏
姓氏:晏
拼音:yàn
浏览量:1000
更新时间:2025-10-24
晏姓分布地区
齐郡:西汉初年将临淄改为齐郡,治所在东平陵。相当于今天的山东临淄市一带。
晏姓历史来源
「晏」源出
晏(Yàn)姓源出有三:
1、来源于姜姓。春秋时期的齐国大夫晏弱被分封于晏,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齐河县西北的晏城,所以他以晏作为自己的姓氏。他的后代也沿用晏姓,形成了晏姓的以支。
2、来源于陆终氏,是陆终子晏安的后代。传说中的古帝颛顼的第五个儿子叫做阳安,他的后代便以晏作为姓氏,并且在春秋时期与高、国、鲍一起成为齐国的四大望族,世代在齐国做官。
3、来源于上古尧时期的大臣晏龙。据说晏龙是尧时掌管音乐的大臣,为历史上最早的晏姓人物。晏龙被认为是此支晏氏的始祖。
得姓始祖
晏安。晏氏的出处,我国最古老的《世本》专籍记载说:“陆终子晏安之后。”此外,《姓氏考略》上说:“世本,陆终第五子晏安,唐尧君有晏龙,见山海经,当为晏氏所自出,望出齐国。”由此可见,晏氏是一个具有几千历史的古老家族,他们的得姓始祖是晏安,是陆终的第五个儿子。陆终则是祝融氏吴回之子,推算起来,他们是黄帝的后裔,龙图腾的族人。这个古老的客族,传到了春秋时代,家族昌盛,成为齐国四大贵族之一。主要繁衍于现在的山东省境内,因此,《元和姓纂》一书记述他们的源流说:“左传,晏子名弱,齐公族也,生婴,字平仲,晏父戎,晏公厘并其族,汉有司隶校尉晏将。”望族居齐郡(今山东省临淄县)。晏氏后人尊晏安为晏姓的始祖。
迁徙分布
晏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晏姓出自姜姓。上古时候的黄帝是著名的氏族部落首领,他的氏族崇拜龙图腾。黄帝有个孙子叫作颛顼,也是著名的氏族部落首领。颛顼又有一个曾孙,叫晏安,而晏安就是晏姓的始祖。春秋时期,齐国有个大夫被封在晏(今山东省齐河县西北的晏城),他的后代以封地名作为姓氏,称为晏氏,世代相传,就形成了现在的晏姓。晏姓的望族居住在齐郡,即是今天的山东临淄一带。晏姓是当今较罕见姓氏,但分布颇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27%,居第二百四十一位。尤以湖北、四川、江西等省多此姓,三省晏姓占全国汉族晏姓人口的82%。
堂号
廉俭堂、久敬堂:春秋时期的齐国宰相晏婴,他虽然身居高位,却严格要求自己,力行节俭,很少吃肉,他的妾也不穿帛,他的一件狐裘穿了30年。孔子对他的品行很赞赏。
【晏姓宗祠通用对联】
〖晏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望出齐郡;姓启晏龙。——佚名撰晏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指晏姓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临川名士;齐国贤卿。——佚名撰晏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北宋词人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景德年间赐同进士出身,庆历年间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兼枢密使。其词作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下联说春秋时齐国大夫晏婴,字平仲,夷维人,齐灵公时,继其父亲晏弱为齐卿,历灵公、庄公、景公三世。曾奉景公命出使晋国联姻,与晋国大夫叔向议论齐国政治,预言齐国政权将为田氏所取代。虽至高官,但生活俭朴,每顿饭不吃第二种肉菜,妾不穿丝帛做的衣服,他的一件狐裘穿了三十年,在诸侯中享有很高威望。后人采集他的言行,编成《晏子春秋》。
霸君建绩;兴学做人。——佚名撰晏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春秋·齐大夫晏婴名显诸侯。下联典指宋·晏殊知睢州时兴学授徒,人才辈出。苴裘共仰;骨鲠无惭。——佚名撰晏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春秋齐晏婴。下联典指宋晏敦复。
〖晏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晏子光万古;棋经焕千秋。——佚名撰晏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春秋时齐国正卿晏婴,字平仲,夷维(今山东省高密)人。连任灵、庄、景三朝正卿、执政五十余年,以节俭力行,谦恭下士著称于时。有《宴子春秋》内外篇,凡八卷二百十五章。下联典指宋代棋师晏天章,有《元元棋经》传世。论驳廿四事;文集百卷书。——佚名撰晏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宋代吏部侍郎晏敦复,曾论驳二十四事,反对秦桧投降求和的主张。官至尚书等职。下联典指宋代神童晏殊。
〖晏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秉轴选才,终招快婿;结寨御贼,夙仰恭人。——佚名撰晏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宋晏殊善知人,二女分别嫁富弼、杨蔡。下联典指宋曾氏寡妇晏氏募田丁,结寨若牛山下,捶鼓击贼,贼平,受封为恭人。
童子能文,仰同叔之天坦;相臣克俭,美平仲之家风。——佚名撰晏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宋代神童晏殊,字同叔,临川人。景德初,以神童荐,真宗召与进士并试廷中,殊援笔成。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工诗擅文,有《类要》一百卷,《文集》二百四十卷。下联典指宋代名人晏敦的事典。
-
中国高铁跑出453公里时速引韩国热议10月24日,中国高铁圈扔出一颗“速度”——由中车四方、长客股份联合研发的CR450动车组样车,在试验中创出单列时速453公里的新纪录。这个数字有多炸?比咱们日常坐的CR400“复兴号”快了103
今日热榜 126 -
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最近刷新闻,二十届四中全会的消息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焦点话题”——毕竟,“十五五”这五年,是咱们从“现在”到“未来”的关键一步,到底要往哪儿走?答案就藏在刚刚公布的经济社
今日热榜 104 -
现在只剩南极没蚊子了10月的冰岛克约斯地区,黄昏的风裹着北海的咸湿味儿掠过苔藓地,52岁的奥拉夫蹲在花园里,手指捏着一只装着飞虫的透明袋——他活了大半辈子,第一次在冰岛的野外看见蚊子。 “一开始
今日热榜 86 -
女子私开消防栓当街洗衣2月18日,江苏苏州麦德龙商场门口的一幕,被路过网友拍下来传到网上后,很快引发不少讨论——一名女子蹲在路边,面前的消防栓正往外哗哗流水,接满的塑料盆里堆着待洗的衣服,她低着头
今日热榜 34 -
国防部回应澳军机侵闯西沙领空10月19日南海空域的那起事件,澳方最近的声明把是非曲直搅得稀碎——他们的P-8A巡逻机明明非法侵闯了中国西沙领空,却反咬中方南部战区的拦阻驱离行动“不安全、不专业”。今天新闻发言
今日热榜 44 -
全国最忙高铁站上演名场面国庆中秋假期的广州南站候车大厅,电子屏上同时亮起17个“正在检票”的红色标识时,刚攥着去长沙车票的大学生小杨掏出手机拍了张照——他算了算,从进站到找到检票口只用了3分钟,可屏
今日热榜 147 -
中医传承国学经典一、神奇的中医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治疗理念。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将人体视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强调“阴阳平衡”和“气血调和”。中医的治疗方法
国学 2770 -
修身持家国学经典【引】家,是每个人生活的起点,修身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如何将国学经典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呢?【中】身份象征:家门口的春联上挂上一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瞬间提升气质。这句话
国学 2898 -
经典国学的影响**古代智慧传承,国学魅力永恒**中国国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凝聚着古代智慧的结晶。它不仅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对现代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让我们一起探索一下,经典
国学 2900 -
国学经典篇目自选精彩纷呈的国学经典中,有哪些篇目是我们不容忽视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论语》:我们不妨从《论语》开始。它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由孔子的学生及其后人所辑录而成。《论
国学 27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