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氏
姓氏:钱
拼音:qián
浏览量:420
更新时间:2025-08-20
钱姓分布地区
江苏彭城郡(今徐州市),江苏下邳郡(今江苏西北部),浙江吴兴郡(今江苏宜兴一带)
钱姓历史来源
「钱」姓起源
1.源与彭姓,是以官职命民的姓氏。周朝有官职名「钱府上士」掌管财政,遂以官为氏。相传为古帝颛顼玄孙彭祖(即籛铿)的后代。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将钱氏列入"以官为氏"类,说:颛帝曾孙陆终生彭祖,裔孙孚,周钱府上士,因官命氏焉。
2.赐姓,是中国古代帝王彰布皇家威仪,昭示荣宠,笼络、褒奖臣属,邀集人心的重要手段之一。五代时钱谬曾以杭州为中心建立了吴越国,历时86年之久,是时境内安宁,人民富足,有不少吴越臣僚先后都被赐以国姓“钱”,而改姓为钱。《宋史·吴越钱氏世家》称,吴越王钱谬“与战士多赐己姓”,至忠懿王钱弘傲临朝称制,这些因赐姓而改姓钱氏之人“皆称同宗”,都自认为属于钱姓之人了。目前属于这种赐姓的钱姓人仅见于台湾高山族土著中,据《台湾姓氏源流》记载,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台湾高山族土著七姓中有一支因忠于朝廷,有功于国家,被乾隆帝赐姓为钱,此后相沿不改,迄今仍为钱氏。
堂号
“吴越堂”:钱谬是五代吴越开国君王。他在后唐时只是一个偏将。但是他深通兵法,很会打仗,打败了王郢,消灭了黄巢,剿平了刘汉宏。皇帝因他战功累累,升他为镇海节度使。这时董昌造反,他有剿平了董昌,皇帝就封他为越王,后来又封他为吴王。到了梁太祖的时候,封他为吴越王。
迁徙分布
先秦时钱姓表现不明朗。秦汉时期,钱姓在江苏徐州一带静静地发展起来,三国时,钱姓已经遍布了江苏、浙江和安徽。晋朝时江西成为钱姓的另一重要基地。唐朝之前,钱姓已经分布到中原和长江南北。钱姓发展的鼎盛时期是在唐、宋之际,钱锣在临安称帝,即在今浙江杭州建立了吴越国,传五主,割据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达86年。钱锣的子孙分封到东南各地,其子孙很快在江浙地区繁衍。尤其是吴越国平稳地降宋,不仅使钱姓子孙未遭战争屠杀,钱姓人士反而可以入仕宋朝,尤其在南宋时期,其人口在祖国东南地区增加快速。在宋朝形成的“百家姓”中,第一句就是“赵钱孙李”,足以证明钱姓的影响和社会地位。不久钱姓进入了闽粤地区,清初涉足台湾。宋朝时期,钱姓大约有35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5%,排在第四十九位。浙江为钱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钱姓总人口的24%,占浙江总人口的1.5%。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山东,这三省钱姓占钱姓总人口的54%,其次分布于河南、四川、安徽、江西、陕西,这五省的钱姓又集中了33%。全国形成了鲁、浙、苏东南沿海密集钱姓区,以及沿长江的江北钱姓重要分布区。明朝时期,钱姓大约有53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57%,为明朝第三十八位姓氏。宋、元、明600年中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钱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要快。浙江仍为钱姓第一大省,约占总钱姓人口的42%。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江西,这三省钱姓大约占钱姓总人口的80%。从中可以看到宋、元、明期间600余年,钱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I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南方迁移,特别是向江、浙、赣地区移民。全国重新形成了江、浙、赣钱姓人口聚集中心。
当代钱姓的人口已近220万,排在第九十六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8%。从明朝至今600年中钱姓人口由53万增到220万,达4倍多,钱姓人口的增加速度远远低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钱姓人口增加率是呈A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大约占钱姓总人口的52%,其次分布于广东、上海、云南,这三省市又集中了20%。江苏居住了钱姓总人口的24%,为钱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长江三角洲高比率的钱姓区。在近600年间,钱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些区别,虽存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情况,但向东南和南方的移民仍是主流。钱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苏皖浙沪、山东东南部、赣闽北部、湖北东南部、粤桂云大部、贵州西南、吉林大部、黑龙江西北、内蒙古东北,钱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2%以上,中心地区达到1%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0%,该地区居住了大约68%的钱姓人群。在沿长江以南的其他地区、豫鲁中部、陕甘南部、内蒙古东部、东北其他地区,钱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1%一o.2%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5.7%,该地区居住了大约25.8%的钱姓人群。
钱姓家族名人
钱 谬:五代政治家,吴越国的创立人,公元907至932年在位。居梁时被封为吴越王。在位期间,曾征发民工,修建钱塘江海塘。又在太湖流域,普造堰闸,以时蓄洪,不畏旱涝,并建立水网区的维修制度,有利于这一地区的农业经济。
钱 起:唐代大诗人,字仲文,吴兴人,天宝年间考中进士,为"大历十才子"之一,与朗士元齐名,世称"钱朗"。
钱 易:北宋钱姓成名最早的名人,浙江人,十七岁时考取进士,时人称他"有李白才"。
钱乐之:南朝宋太史令,元嘉中奉诏铸造原为东汉张衡创制的浑天仪,后又作小浑天仪。
钱 乙:郓州(今山东省东平)人,宋代医学家,曾任太医丞。他广博医学,精《本草》,有《伤寒指微》、《婴孩论》、《小儿药证真寥》传世。
钱 选:浙江省吴兴人,宋末元初著名画家。擅长人物、花鸟、蔬果和山水。笔致柔劲,着色清丽,自成风格。
钱弘俶:钱镠之孙,公元948-978年在位,曾配合宋灭南唐。后献所据两浙十三州之地归宋,受封为淮海国王。
钱惟演:临安(今浙江省杭州)人,钱弘俶之子,北宋累官至崇信军节度使。博学能文,辞藻清丽。所著今存《西昆酬唱集》、《家王故事》、《金坡遗事》。
钱谦益:江苏常熟人,明万历进士,在明清均任高职,博学工词章,主东南文坛数十年,主张诗要有本,反对严羽妙语说。著有《初学集》、《有学集》。
钱陈群:浙江嘉兴人,清代大臣,累官至右通政史。善诗,为乾隆赏识,时相唱和,与沈德潜合称江浙两大老,有《香树斋集》。
钱大昕: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清代考据学家,尤长于史,以考证方法治史。著有《唐石经考异》、《经典文字考异》、《元史艺文志》、《潜研堂文集》等。
钱玄同:浙江吴兴人,现代文学家。历任北京各名校教授,著有《文字学音篇》、《古韵二十八部音读之假定》等。
钱壮飞:浙江吴兴人,中共烈士。曾打入国民党特务机关组织部总务科,后死于长征途中。
钱学森:浙江杭州人,国防科学家。参加组织领导中国战略导弹、卫星的研制和发明,是中国系统科学的倡导者。 钱学森钱伟长:江苏无锡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力学家。著有《穿甲力学》、《广义变分原理》等。
钱三强:浙江吴兴(今湖州)人,核物理学家。建国后,对中国核工业事业的发展居功至伟。其与钱学森、钱伟长并称“三钱”。
钱钟书:江苏无锡人,当代作家、文学史家、著名学者。长期致力于中国和西方文学的比较。著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论集《谈艺录》等。
-
中医传承国学经典
一、神奇的中医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治疗理念。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将人体视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强调“阴阳平衡”和“气血调和”。中医的治疗方法
国学 111 -
修身持家国学经典
【引】家,是每个人生活的起点,修身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如何将国学经典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呢?【中】身份象征:家门口的春联上挂上一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瞬间提升气质。这句话
国学 245 -
经典国学的影响
**古代智慧传承,国学魅力永恒**中国国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凝聚着古代智慧的结晶。它不仅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对现代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让我们一起探索一下,经典
国学 240 -
国学经典篇目自选
精彩纷呈的国学经典中,有哪些篇目是我们不容忽视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论语》:我们不妨从《论语》开始。它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由孔子的学生及其后人所辑录而成。《论
国学 83 -
列子译注国学经典
一、列子的身份很多人都知道列子,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化名人,被誉为“道家学派开山鼻祖”。他的作品《列子》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部重要经典,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思想。列
国学 163 -
经典国学配乐曾国藩
一、曾国藩与国学的结缘曾国藩,字子玉,号芙蓉先生,是清代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入的研究,并将国学思想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他的一生中,以《曾文
国学 249 -
国学经典圣贤辞
一、为什么要学习国学经典?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千百年来伟大智慧的结晶。学习国学经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品味。国
国学 200 -
大槐树国学经典
一、大槐树的底蕴大槐树作为一种特殊的植物,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的古代文献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大槐树的身影。它不仅是我国古代御园中的常客,还是许多学府和
国学 241 -
国子监的国学经典
一、国子监:历史与地位国子监,作为中国古代最高学府之一,承载着丰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始建于唐代,原本是皇家教育机构,负责选拔和培养官员。国子监已成为我国国学研究的重要
国学 128 -
\"国学经典大班元日\"行业文章
一、国学经典大班元日的背景与概述国学经典大班元日是一项传承中华文化的活动,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国学经典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学术修养。该活动通常由学校、教育
国学 226